數字式漏水檢測儀通過集成多種傳感器技術、信號處理算法和定位原理,實現對供水管道或設備泄漏點的精準定位。其核心技術包括聲學檢測、壓力分析、溫度傳感及數據融合,具體實現方式如下:
1. 聲學檢測技術
漏音捕捉:
水在高壓下從泄漏點噴出時,會產生高頻聲波,并沿管道或地面傳播。數字式漏水儀通過高靈敏度麥克風或加速度計捕捉這些聲音信號。
頻譜分析:
采用快速傅里葉變換(FFT)將時域信號轉換為頻域信號,過濾環境噪聲(如車輛、風聲),提取泄漏特征頻率。
2. 壓力波動分析
壓力降監測:
泄漏會導致管道內壓力局部下降,儀器通過壓力傳感器測量管網不同節點的壓力變化,結合流體力學模型判斷泄漏位置。
暫態壓力波(Transient Pressure Wave):
當水錘現象(如閥門關閉)發生時,泄漏點會反射特定壓力波,通過測量波速和到達時間差實現定位。
3. 溫度與濕度輔助
溫度場異常:
泄漏點因水的滲出會導致周圍土壤或地面溫度降低,紅外熱成像儀可捕捉溫差分布,輔助定位泄漏區域。
濕度檢測:
泄漏水滲透至地面或墻體時,會改變材料濕度,電容式或電阻式濕度傳感器可間接定位滲漏位置。
二、數字式漏水檢測儀通定位算法與數據處理:
1. 時間差定位(TDOA)
原理:
在管道上布置多個傳感器,通過計算漏音或壓力波到達各傳感器的時間差,結合聲波/壓力波在管道中的傳播速度,利用三角定位法確定泄漏點坐標。通過至少三個傳感器的數據解算二維或三維位置。
2. 相關性分析
互相關函數:
比較不同傳感器接收的信號波形,通過互相關算法計算時間延遲,提高微小時間差的檢測精度(可達毫秒級)。
噪聲抵消:
采用自適應濾波(如LMS算法)抑制環境噪聲,增強泄漏信號的信噪比。
3. 機器學習輔助
訓練模型:
利用歷史泄漏數據(如聲音特征、壓力變化曲線)訓練神經網絡或SVM模型,識別泄漏與正常狀態的特征差異。
實時診斷:
在線監測時,輸入實時數據(如頻譜、壓力梯度)至模型,輸出泄漏概率及位置預測。
